Posts List
Forum >> Chinese Meeting Point - Army Guide >> 中文 - méi tiān xué yī gè xīn dān cí
Records 1 to 10 of 49
Post |
|
大面 15:03 19.12.2006 |
坦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坦克,或者稱為戰車,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有陸戰之王之美稱,它是一種具有強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很強的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或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有生力量。坦克一般裝備一至兩門中大口徑火炮(有些現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發射反坦克/直升機飛彈)以及數挺高射或並列機槍。多使用旋轉炮塔,少數使用固定式炮塔。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統、射控系統、動力系統、通信系統、裝甲車體等系統組成。大多數現代坦克都具有一定的潛渡能力。「坦克」是英語「TANK」的音譯,原意為「大水櫃」。該名稱是英國為了在1915年首次使用坦克作戰之前對外保密而起的。
坦克是由一個叫埃文頓的英國戰地記者發明的。1903年發明出了履帶車輛,主要是當作農業用的牽引機,英國這時候也注意這台履帶車,不但在1915年2月成立Landships (陸舟) 的研究機構,並向HOLT購買兩台牽引機做研究,同年底,該機構研發出第一輛裝甲履帶車稱為小威利。
英國是第一個使用坦克在戰場上的國家,但是初期坦克的表現極差,可靠性差、操控環境非人性化,軍人抱怨連連,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德國也開發出他們自的的坦克加入戰場。只是在戰爭結束前並未發生多數探坦克在戰場上對決的場面。
在兩次大戰期間,坦克的運用與編組方式在各國興起廣泛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大致上分為兩派,一派的意見是認為坦克應該是支持步兵的一個系統,因此需要搭配步兵部隊的編製與作戰型態,平均分配給步兵單位指揮調度。另外一派的意見認為坦克應該要集中起來使用,利用坦克的火力,防護與機動力的三項特性作為戰場上突破與功堅的主力角色。前一派的意見在當時占了大多數,後一派則以德國代表。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戰果讓各國領悟到坦克的運用應該加以集中,以充分發揮他們的優點。而集中坦克使用之後,相對應的火炮支持,補給後勤和運輸系統都需要跟著改變,這些在戰爭中學習到的經驗徹底改變日後的戰場型態。
在這個階段之後坦克的編組與運用又有兩種不同的方向,一派認為坦克需要步兵的協助,因此步兵需要增加機動力,這也就是機械化或者是摩托化步兵單位的興起。另一派認為如果步兵趕不上,那麼只要坦克就可以獨攬大局。後一派的意見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當中失敗,所以坦克還是需要和步兵相互配合才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 |
大面 15:36 21.12.2006 |
装甲
装在车辆、船只、飞机或其它物体上的防弹钢板。现代装甲一般采用复合材料制作。 |
大面 12:56 17.01.2007 |
军人
军人是对在国家军队中服役的军职人员的称呼,包括戰鬥人員和非戰鬥人員,其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政府政权稳定,社会安定,有時亦參與非戰鬥性的包括救災等工作。 军人是一个與军事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大面 10:38 25.01.2007 |
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裝步戰車),和裝甲運兵車作用相近,都是運送步兵机动作战用的装甲车辆,步兵戰車與裝甲運兵車不同的地方在於,步兵戰車的防護力較好,火力較大,能夠讓步兵乘車作戰,本身也能夠伴隨下車作戰的步兵,提供火力支援。裝甲運兵車則更接近於有裝甲的運輸車輛。
步兵戰車有履带和轮式两种类型,大多可在水上行驶,經過準備之後也可以渡過深度較大的河流。裝步戰車配備的火力比裝甲運兵車高,有些車輛甚至配備反坦克导彈。
世界上第一種步兵戰車是由前蘇聯於1967年推出的BMP-1系列,這個設計和作戰概念領先其他國家許多,也是後來其他國家紛紛仿效的對象。時至今日,步兵戰車已經是各國伴隨坦克作戰的主要步兵作戰車種。 |
大面 10:04 30.01.2007 |
装甲输送车
装甲输送车(裝甲運兵車),指在战场上输送步兵的装甲车辆,一般具有高速、较低的防护力和战斗力等特点。装甲输送车除了可以运输步兵外,还可以运输物资或补给品,暂时充当装甲补给车。 |
大面 10:33 09.02.2007 |
火炮
火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口径不少于20毫米(0.78英寸)(美国为16.7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炮身包括身管、炮尾、炮闩等。身管用来赋予弹丸初速和飞行方向;炮尾用来装填炮弹;炮闩用以关闭炮膛,击发炮弹。炮架由反后坐装置、方向机、高低机、瞄准装置、大架和运动体等组成。反后坐装置用以保证火炮发射炮弹后的复位;方向机和高低机用来保证火炮发射炮弹后复位;方向机和高低机用来操纵炮身变换方向和高低;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和瞄准镜组成,用以装定火炮射击数据,实施瞄准射击;大架和运动体用于射击时支撑火炮,行军时作为炮车。 |
大面 08:46 12.02.2007 |
闪电战
闪电战,德語(Blitzkrieg 說明 · 關於 )又称闪击战,是一种行动级的军事理念,采用移动力量迅速地出其不意地进攻,以避免敌人组织一致的防御。它脱胎于19世纪普鲁士参谋部的战术Fire and Infiltration(开火渗透)。1917年4月加拿大在维米岭战役中的出色胜利是闪电战的第一次使用。纳粹德国国防军在二战中大规模运用此战术,对波兰、法国和苏联的入侵非常有效。但在此之后,闪电战运用得很糟糕。闪电行动的方法主要用在机动战中,而不是消耗战。因此需要开发特别的支持车辆、通信的新方法和分散化的指挥方式。 |
大面 12:52 14.02.2007 |
机枪
机关枪,简称机枪,是种全自动,可快速连续发射子弹的枪械。口径20毫米以上的机关枪叫“机炮”(autocannons)。
主要特征是:为了满足连续射击的稳定需要,带有两脚架、枪架或枪座,发射步枪子弹,能连续射击,以杀伤有生目标为主,也可以射击其他无装甲防护或薄装甲防护的目标。通常分为轻机枪、通用机枪、重机枪等几种。 |
大面 09:36 15.02.2007 |
装甲步兵
裝甲步兵是现代陆军中的一个兵种,是指搭乘步兵战车作战的步兵。 装甲步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德国开创的一个兵种。在闪电战理论指导下的德国陆军为了加强步兵的机械化作战能力以配合坦克集团的高速突进能力,给步兵配备了汽车或装甲输送车辆。在实际作战中,由于步兵的防护能力较差,因此又开发出步兵可以搭乘作战的装甲车辆,以不间断配合坦克部队的行动。1943年开始,为了鼓舞动摇地军心,希特勒用装甲掷弹兵命名那些搭乘装甲战斗车辆作战的步兵,希望用普鲁士军队的传统唤起军队的荣誉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大规模坦克集群作战理论的发展,苏联和美国分别研制了供步兵伴随坦克作战使用的步兵战车,并完善了步兵伴随坦克作战的理论和作战条列,装甲步兵逐步成为军事强国的主要陆军兵种。
装甲步兵主要装备步兵战车,机枪,突击步枪,冲锋枪,火箭筒,手榴弹等。通常执行伴随坦克作战任务: 在进攻中,保护已方坦克不受敌方反坦克兵器的打击,为坦克开辟进攻通道,扫清己方坦克侧翼和后方的威胁,巩固己方占领阵地; 在防御中,加强防御前沿的反坦克打击力量和装甲防护力量,杀伤敌方有生兵力和技术兵器,利用机动性增援防线薄弱环节等等。
装甲步兵是伴随着坦克和大规模集团作战理论出现的兵种,其特点就是火力,机动力以及防护力强,适合于大规模的坦克集团作战。因此,在冷战时代,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重点发展了该兵种在核战争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
大面 09:01 16.02.2007 |
燃氣渦輪引擎
燃氣渦輪引擎(gas turbine engine)是渦輪發動機的衍生類型之一,通常用於船艦(以軍用作戰艦艇為主)、車輛(少見)、發電機組等。與其它渦輪發動機不同之處,在於其渦輪機除了要帶動壓縮機外,還會另外帶動傳動軸,傳動軸再連上車輛的傳動系統、船艦的螺旋槳、或發電機等。 |